廣東省肇慶市屬于哪個區
回話1:
四會市是廣東省肇慶市下轄縣級市,屬于珠江三角洲經濟區范疇。
四會市因境內四水(西江、北江、綏江和龍江)會流之地,故名“四會”。
位于廣東省中部、肇慶以東,珠江三角洲西北角落,地處西、北、綏三江卑劣,北追憶線將全境南北一分為二。東與佛山市三水區交壤,南與肇慶市鼎湖區連結,西北與廣寧縣接壤,東北與清遠市清澄區毗鄰。
戒指2013年,四會市轄3個街說念(東城、城中、貞山)、10個鎮(龍甫、地豆、威整、羅源、逕口、大沙、石狗、黃田、下茆、江谷),32個居委會、122個村委會,總面積1257.6普通公里。市當局駐東城街說念。
擴展質量:
四會縣古為百越地。秦起王三十三年(公元前214年)歇息嶺南,創立桂林、南海、象郡。四會縣起置于秦,初屬桂林郡,漢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改屬南???。
秦漢手藝縣境狹長汜博,西北面至廣寧縣和懷集縣東南部,東南面至新會、臺山、斗門等縣市單方地區。三國吳黃武五年(266)劃出東南部創立平夷縣(后為新會縣)。
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在縣內創立綏建郡,劃出西北部創立新招縣、化蒙縣、懷集縣、笑成縣、化成縣和綏南縣。又在縣北置笑昌郡,領笑昌、起昌、宋元、笑山、義立、肅靜六縣,但今地無考。
至南朝都,懷集縣已析離郡境,而化蒙、新招、笑成、化成、綏南諸縣與四會幾分幾符切吻契符合,至唐貞不面子十三年(639)并為四會、化蒙二縣。
北宋開寶六年(973)化蒙縣又并入四會,縣境有所擴大。明嘉靖三十八年(1559),割泰平承平都、永義都和大圃都、柑欖都單方方位析置廣寧縣。本縣境域縮至很幼范疇。1952年廣寧縣與四會縣符切吻契符合署辦公,改稱廣四縣。
1954年7月廣、四兩縣睜開,并將原屬廣寧縣的江谷、江林、黃田、石狗等16個鄉劃歸四會縣統治。從此,縣田地限固定下來。1958年10月至1961年4月廣、四兩縣雖再次符切吻契符合并,但分縣時仍按1954年禮貌的境域不變。
參考質量來源:百度百科-四會
四會市人民當局-細長歷史
回話2:
屬于端州區下一篇:惠州的經濟